楼市寒冬:2023年楼市低迷探析及未来展望日升鑫
2023年,中国楼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迷。从6月百城房价数据显示的91个城市二手房价下跌,到各地新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大幅下滑,都预示着楼市调整的趋势已成定局。 这种趋势并非短期现象,而是数年积累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任何政策利好都只能延缓,而非改变其大方向。未来几年,楼市将大概率呈现“稳中有降”的格局,通过“时间换空间”的方式实现“软着陆”,将房价下跌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。
让我们深入剖析导致楼市低迷的深层次原因:
展开剩余61%首先,三年疫情的冲击波持续影响着购房者的购买力。大规模裁员和降薪导致改善型购房者收入锐减,甚至失业,他们对未来收入预期降低,更倾向于储蓄,购房变得更加理性谨慎。
其次,刚需群体萎缩。近年来,国内结婚率持续走低,婚房需求下降;新生儿出生率下降,二孩、三孩比例降低,大户型需求减少;许多城市家庭拥有多套房产,年轻人继承即可,进一步压缩了新房需求。
再次,楼市失去了其赚钱效应。各地房价持续下跌,投资炒房者买涨不买跌的特性使他们纷纷抛售房产离场,楼市投资热潮已成过去式。
而这种低迷态势最先体现在新房市场:昆山两家开发商打八折促销被约谈,惠州一家开发商更是采取了史无前例的“对折”促销,这些都反映了开发商面临的巨大压力。与此同时,二手房市场也出现挂牌量激增的现象,全国13个重点城市数据显示,从1月至6月,二手房挂牌量均快速上涨,重庆、成都、上海位列前三,挂牌量分别高达22万套、20万套和18万套。
那么,房价下跌对普通人来说是福是祸?业内人士担忧:房价大幅下跌将导致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财富缩水,房地产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失业或收入减少,土地财政收入下降,地方政府民生投入减少,甚至可能引发购房者断供、房企债务危机,最终危及银行系统和储户资金安全。
然而,我们认为,上述担忧主要针对房价大幅下跌的情况。如果房价稳中有降,最终回归理性水平,实现“软着陆”,那么这些风险将会大大降低。反而,经过去泡沫化、去杠杆化后的楼市,将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积极因素,例如:更合理的房价将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水平,也能够降低购房门槛,刺激市场活力,促进经济健康发展。从2023年3月开始,楼市就已经显露出颓势,但这只是楼市长期调整过程中的一个阶段。未来,楼市将走向一个更加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"
发布于:贵州省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